KMS of Xinjiang Astronomical Observatory, CAS
基带数字式相干消色散接收机软件系统研制 | |
刘立勇![]() | |
Subtype | 硕士 |
Thesis Advisor | 张晋 ; 艾力.伊沙木丁 |
2006-06-17 | |
Degree Grantor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
Degree Discipline | 天文技术与方法 |
Keyword | 天文仪器 脉冲星相干消色散 机群 并行计算 Mark5a |
Abstract | 脉冲星辐射信号经过星际介质到达观测天线的过程中,存在色散效应。该效应导致有一定带宽脉冲信号的不同频率成份到达天线时间有延迟,影响对脉冲星的观测。消色散技术是脉冲星观测的关键技术,它对脉冲星观测系统的灵敏度和观测精度至关重要。脉冲星相干消色散过程是:通过对观测信号进行Nyquist采样,把采样信号做傅立叶变换,变换后的频域信号与星际介质Chirp函数乘积,然后再做逆傅立叶变换回时域,得到消色散后的时域信号。相干消色散技术能最大限度的消除星际介质的色散效应,恢复脉冲星真实信号,进而实现高精度的脉冲星观测。相干消色散试验性观测依托现有的南山25米射电望远镜和VLBI记录终端MK5A系统,在18CM波段上对观测的射电信号进行基带复混频,混频后的信号进行Nyquist采样,把采样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后的海量数据记录在MK5A的磁盘阵列中。对海量数据进行傅立叶变换等处理,需要占用很大的计算资源,数据处理系统需要采用并行计算方案。试验性数据处理系统是采用四台PC和一个百兆交换机搭建的四节点机群(cluster)系统,机群管理软件采用ROCKS套件。相干消色散并行程序的设计是在Linux操作系统下,采用C语言调用MPICH库和FFTW库实现的。几次试验性观测得到了脉冲星相干消色散后的平均轮廓。未来乌站相干消色散终端的建立,将大大增加脉冲星观测的精度和灵敏度,可以开展脉冲星高精度到达时间、脉冲星偏振、以及脉冲星搜寻等观测研究工作,扩展脉冲星观测研究的领域。 |
Subject Area | 天文仪器、天文技术与数据 |
Pages | 66 |
Funding Project | 微波接收机技术实验室 |
Language | 中文 |
Document Type | 学位论文 |
Identifier | http://ir.xao.ac.cn/handle/45760611-7/295 |
Collection | 研究生学位论文 |
Recommended Citation GB/T 7714 | 刘立勇. 基带数字式相干消色散接收机软件系统研制[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6. |
Files in This Item: | ||||||
File Name/Size | DocType | Version | Access | License | ||
基带数字式相干消色散接收机软件系统研制.(1486KB) | 暂不开放 | License | Application Full Text |
Items in the repository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
Edit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