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AO OpenIR  > 研究生学位论文
射电脉冲星轮廓以及模式变化的观测研究
陈建玲
Subtype博士
Thesis Advisor王娜
2011-06
Degree Grantor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Degree Discipline天体物理
Keyword脉冲星 平均轮廓 模式变化
Abstract新疆天文台南山观测基地的25米射电望远镜系统对280颗脉冲星进行了长 期的到达时间观测,积累了大量的观测数据。经过程序处理后我们可以得到这 些脉冲星单次观测的累积轮廓以及长时间观测的平均轮廓。我们的工作使用了 从2000年到2009年的数据,对262颗脉冲星的平均轮廓做了统计研究,并重点研 究了有模式变化的八颗脉冲星的轮廓特征。 本文第一章综述了脉冲星的主要观测特征、经验模型以及辐射机制,并 对脉冲星的模式变化现象在观测上和理论上做了简单总结。第二章介绍了南 山25米脉冲星观测系统以及数据处理方法。第三章对262颗脉冲星的平均轮廓的 宽度做了统计研究,检验了脉冲星轮廓宽度与其他参数的相关性,并在圆辐射 束的假设下,对脉冲星的轮廓宽度分布进行了蒙特卡洛模拟。 第四章逐一介绍了南山观测到模式变化的八颗脉冲星,分别给出了每颗脉 冲星的正常模式和反常模式轮廓。第五章我们详细研究了PSR B0329+54长时 间的模式变化,这颗脉冲星流量很强,并且轮廓形状复杂,模式变化频繁,是研 究模式变化最理想的对象。南山积累了对这颗源在1.54 GHz长期的数据,其中 包括了2004年连续20天的准连续数据,总的积分时间长达521个小时,这是目前 为止同类研究中时间最长的。我们对这颗源在1540 MHz模式变化的性质进行了 详细分析。结合Jodrell Bank天文台15米望远镜610 MHz的观测数据,用贝叶斯 推断的方法,我们首次从观测上对这颗脉冲星正常与反常模式持续时标的分布 做出限定,这为我们从物理上理解脉冲星模式变化现象提供了有用信息。 以前有工作发现,有六颗脉冲星的到达时间噪声与脉冲轮廓的变化直接 相关。利用南山2000年到2010年的到达时间数据,我们对PSR B0329+54和PSR B2020+28两颗源的轮廓与到达时间的相关性进行了检验,并未发现有很好的相 关性,对其他几颗脉冲星的检验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工作。最后,我们在理论上 对可能引起模式变化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
Subject Area致密天体、高能和基础物理
Pages99
Funding Project脉冲星研究团组
Language中文
Document Type学位论文
Identifierhttp://ir.xao.ac.cn/handle/45760611-7/350
Collection研究生学位论文
射电天文研究室
Recommended Citation
GB/T 7714
陈建玲. 射电脉冲星轮廓以及模式变化的观测研究[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Name/Size DocType Version Access License
射电脉冲星轮廓以及模式变化的观测研究.p(3375KB) 暂不开放LicenseApplication Full Text
Related Services
Recommend this item
Bookmark
Usage statistics
Export to Endnote
Google Scholar
Similar articles in Google Scholar
[陈建玲]'s Articles
Baidu academic
Similar articles in Baidu academic
[陈建玲]'s Articles
Bing Scholar
Similar articles in Bing Scholar
[陈建玲]'s Articles
Terms of Use
No data!
Social Bookmark/Share
All comments (0)
No comment.
 

Items in the repository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