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AO OpenIR  > 研究生学位论文
数字边带分离混频器技术研究
李会玲
Subtype硕士
Thesis Advisor陈卯蒸
2014-05
Degree Grantor中国科学院大学
Degree Discipline天文技术与方法
Keyword数字边带分离混频器 Matlab Fft Roach
Abstract天文接收机系统是射电望远镜的重要组成部分,接收机性能是影响其灵敏度的一项重要因素。传统的外差式接收机结构比较复杂,不利于系统的集成性。为了简化接收机结构,提出了零中频接收机的边带分离混频器技术。但是模拟边带分离混频器只能实现 10dB-20dB 的边带抑制率,这远远不能满足天文观测的需要。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为数字边带分离混频器技术提供了新的方法。新疆天文台即将建设的 110 米大口径射电望远镜拟采用宽带接收机技术以实现各个射电波段的宽频带覆盖。数字边带分离混频器技术是实现宽带/超宽带接收机不可或缺的方法,对此在 L 波段提出了本课题。 通过深入调研国内外相关资料和文献,对数字边带分离混频器技术理论知识有了全面的认识。数字边带分离混频器技术前端仍然采用双边带模拟调制,通过一次混频将射频信号降至中频。紧接着将中频信号转化到数字域在数字终端上进行处理。数字终端包括四个部分:A/D 转换、PFB 变换、系数 C 求解和边带分离的实现。 在理解了数字边带分离混频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使用 MATLAB 仿真软件在 L 波段(1~2GHz,LO=1.5GHz)对数字边带分离混频器进行了仿真验证,在 500MHz 的中频带宽内实现了优于 300dB 的边带抑制率。同时对优化的数字边带分离混频器也进行了验证,将实现边带分离的两个系数优化为一个系数。这些工作为利用数字技术实现数字边带分离混频器提高了运算速度,有效的节约了硬件资源。 在硬件测试上,基于 CAPSER 开发板 ROACH 的数字边带分离混频器技术在 Simulink 和 ISE 的开发环境下,关于 400MHz 带宽的 A/D 转换,PFB 变换部分已经实现。然而利用 Python 脚本文件的系数求解和基于 ROACH 开发板实现边带分离的部分尚未实现,仍需进一步的工作。
Subject Area天文仪器、天文技术与数据
Pages53
Funding Project微波接收机技术实验室
Language中文
Document Type学位论文
Identifierhttp://ir.xao.ac.cn/handle/45760611-7/375
Collection研究生学位论文
射电天文研究室
Recommended Citation
GB/T 7714
李会玲. 数字边带分离混频器技术研究[D]. 中国科学院大学,2014.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Name/Size DocType Version Access License
数字边带分离混频器技术研究.pdf(2707KB) 暂不开放LicenseApplication Full Text
Related Services
Recommend this item
Bookmark
Usage statistics
Export to Endnote
Google Scholar
Similar articles in Google Scholar
[李会玲]'s Articles
Baidu academic
Similar articles in Baidu academic
[李会玲]'s Articles
Bing Scholar
Similar articles in Bing Scholar
[李会玲]'s Articles
Terms of Use
No data!
Social Bookmark/Share
All comments (0)
No comment.
 

Items in the repository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